第64章 第64章_据说我被炮灰了
笔书小说网 > 据说我被炮灰了 > 第64章 第64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4章 第64章

  “大公子,二公子,前面就是宁城了。”马车外传来罗云的声音。

  祁染看了顾瑾瑜一眼,道:“进城,歇息一晚,明日再启程。”

  “是。”罗云应了一声,十分稳当地驱车前行。

  距离他们离开长安城,已过去了大半个月,长安城内想要他们命的人不少,也就顾瑾瑜仗着艺高人胆大,还敢在这个时候远离长安,而祁染虽不明白他为何要去平阳,但也愿意纵容他。

  一开始两人随着车队前行,排场够大,但目标也大,才出了长安,就遇见了刺杀,两人干脆抛弃了大部队,只带着几个亲信前行。

  没了多余的人,顾瑾瑜便抛弃了繁琐的宫装,出于谨慎,还是易了容,祁染也同样,两个人现在的身份是一对出门游学的兄弟,一时半会那些人也找不着他们。

  顾瑾瑜掀开车帘一角,看到了笼罩在夕阳光晕下的城门,门口还有几道人影停驻,似是起了争执。

  他们的马车行至近前,才发现这里面还有熟人。

  “放开我!”孟云试图挣开,却不想拉住他的人猛地用力,将他拉入怀中。

  方玮挤出一个笑,眼神却是冷的,“阿弟,兄长知道错了,下次不会再逼迫你,你就跟我回去罢。”

  说完这番话,他见孟云还要挣扎,便凑过去低声道:“你若是想让你这番表现传到四皇子耳中,便尽管反抗,你说他要是知道了,还会愿意要你吗?”

  孟云又惊又怒,但也不敢太大声,“你胡说八道,我与你清清白白,殿下一定不会被你蒙蔽!”

  方玮闻言,不知想到了什么,冷笑一声道:“重要的不是我们发生了什么,而是他听到了什么,口口声声说他相信你,你自己信吗?”

  孟云呼吸一滞,显然他并不如自己说的那般对顾明钰有信心,若非如此,他也不会出现在此地。

  最终他还是咬牙同意了,虽然他身边有保护他的人,但若是在城门闹开,说不定这消息真会传到顾明钰耳中,再被人添油加醋一番,他可不能保证让顾明钰心中毫无芥蒂。

  两人十分亲密的入了城,看上去倒真像是闹了矛盾又重归于好的两兄弟,城门口的守卫看了个热闹,却不会过多关注。

  “要我派人跟上去吗?”祁染看见他饶有趣味的目光,不由问道。

  “嗯,顺带查查孟云身边那人的身份,若有意外,先别让那人死了。”

  当晚,顾瑾瑜就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。

  方玮,一处别庄管事的儿子,而那处别庄恰巧是孟云呆过两年的地方,如今方玮寻来,要说两人之间没点什么,顾瑾瑜可不信。

  再说了,就算是假的,只要有人能把假的说成真的,再传到顾明钰耳中即可,他那位好兄长可不是什么宽宏大量的君子。

  “凭方玮的手段,怕是弄不过孟云身边的那个护卫,我们便好心帮他一把。”

  他发了话,下面自有人去照做,引开孟云身边那位忠心耿耿的暗卫后,方玮十分顺利地将人带走,之后的结果他并未关心,只让人盯着孟云,有异动时再传信。

  孟云本身知晓“剧情”,如今到这里遇见,怕是和他想的是同一件事。

  他们并未在宁城多留,一路往北行,渐渐地,祁染也察觉到了不对劲。

  他顶着烈日,看着开裂的黄土与枯黄的草地,道:“这里似乎发生了旱灾。”

  顾瑾瑜没下马车,从窗口露出头来,笑吟吟道:“没错,此行目的便是缓解旱灾,这场灾害早有苗头,其中以平阳郡最为严重,可平阳郡的郡守知情不报,甚至拦着下面的人往上报。

  等实在瞒不住了,这些废物才想到往上求援。然而,朝廷发放一批赈灾款,一层层贪下去,也不知有多少能用到百姓身上。”

  祁染沉默了,他没有问顾瑾瑜这是从哪儿得来的消息,也很清楚他所言之事并非不可能发生。

  至于直接上报皇帝这件事,两个人心照不宣地没有提及。

  一是顾瑾瑜的消息来源无法解释,二是他们没有证据,贸然上报只会打草惊蛇,三则是这完全于他们无利,反而会引起皇帝的警惕,成为他们的催命符。

  顾瑾瑜考虑到这一层,才向皇帝请求外出赏玩,也就是龙骑军大半驻扎在长安城外,再加上皇帝本身有除掉祁染的心思,皇帝才愿意答应他的请求。

  至于他们出面赈灾后,皇帝的暴怒就不在他的担心范围内了,手里有兵权,又因赈灾有功而挟裹百姓的爱戴,只要皇帝不傻,就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动静安王府。

  彻底说开后,两人之间也没什么变化,反正祁染原本也没打算逆了顾瑾瑜的意。

  两人此行的目的地是平阳郡的首府安远,因为本地郡守的阴暗心思,兼之他们不想打草惊蛇,所以费了一番功夫才入了城。

  两人也没策划什么精巧的计划,为了隐蔽,他们原本就只带了十来个人,还个个是武功好手,于是他们十来个人直接端了郡守府。

  大概这位郡守也想不到,他才向朝廷里提交求援书不久,就有人直接莽上门来,端了他的老窝,于是府里的主谋、从犯一个都没能逃脱,被他们一股脑投入了地牢。

  地牢里原本还关着一位一心为民的县令,顾瑾瑜命人给他治了伤,然后打算将这个郡的生计交派给他。

  安和惶恐道:“臣多谢王爷、王妃相救,只是臣乃禹林县令,如何敢承担一郡之责?”

  为了行事方便,此刻顾瑾瑜又换回了女装,两人也没在这位县令面前隐藏身份,此刻听得这位县令的话,顾瑾瑜微微一笑,从这位县令身上的一身伤,便可知这位是个硬骨头,不像是胆小怕事的。

  “这郡守府蛇鼠一窝,想要找个能办实事的人不容易,我们可以等,外面的百姓却等不了。安大人既然敢冒着生命危险顶撞郡守,为百姓发声,为何不敢承担一郡之责?”

  顾瑾瑜顿了顿,继续道:“安大人若是担心我二人与那郡守同流合污,大可不必。我二人途径此地,见百姓面黄肌瘦,饿死者不知几凡,心中不忍,才越矩抓了那郡守。让安大人你掌责,也不过是因为你比我们更熟悉此地情形,好尽快缓解此地旱情带来的饥荒,以免有更多百姓丧生。”

  安和见他丝毫没有王妃架子,又说得情真意切,所言所思完全是为百姓考虑,心中顿时羞惭。

  他刚刚所言完全是条件反射,平阳郡反对郡守的并非他一人,其中有人暗地里收集了不少罪证,意图扳倒郡守。

  那郡守不知怎么得了消息,使了不少手段,就是想让他供出其他人。故意使人救他出去,套取情报的手段也用过,若非他机警,恐怕就害了几位同僚。

  他一直紧绷着,直到静王妃问话时也没完全反应过来,如今想来,静安王妃是什么身份,他虽为县令,也没有那个脸面要王爷、王妃亲自撒慌骗他。

  更何况,静安王连年在北地征战,立下了汗马功劳,为保卫大曦王朝不惜舍命,在百姓中素有美名,他实在不该怀疑这样一位忠义之臣。

  安和倒也坦荡,虽然惭愧,却没有隐瞒自己的心思。

  顾瑾瑜自然不会怪他,正是因为他的赤诚之心,才不会刻意隐瞒他和祁染在其中所出的力。

  他们来时轻装简行,自然没有携带粮食,不过平阳郡有现成的,那些和郡守沆瀣一气的被抄了个干净,之前吞吃百姓的血汗钱,现在通通吐出来。

  至于那些守本分或者还算有些良心的商人,倒也没有为难他们,只是按平价收购他们储备的粮食,有了这些,足以应付一段时日,等到他们从外地调度粮食过来。

  安和为人清廉,一心为民,将收集而来的粮食交付给他,也十分妥当,而且他在派发粮食时,不忘向百姓宣扬静安王夫妇。

  锦上添花固然好,但雪中送炭更为可贵,于此地的百姓而言,顾瑾瑜和祁染便犹如天神,给他们带来了希望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ssf.com。笔书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bissf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