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0章 一番敲打,恩威并施_穿成反派亲娘后,我靠外挂洗白
笔书小说网 > 穿成反派亲娘后,我靠外挂洗白 > 第270章 一番敲打,恩威并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70章 一番敲打,恩威并施

  御书房——

  天子下朝,召集了太子,秦王、赵王、安王,以及朝太傅太师等人。

  除了天子,所有人都心事重重。

  六部尚书,梁之栋,竟然收受贿赂,罪该万死!

  但被召集在此的诸王,哪位与其没个干系?

  哪怕是太子,此时都有些心惊胆战,莫不是父皇知道了他曾经暗中拉拢过梁尚书之事?

  还是

  三位王爷后背生寒,胆小的安王,腿都有些打颤。

  是的,没错,梁之栋,是他的人!

  本以为可以借着今年秋闱,提拔一批自己人,却不曾想

  父皇,是不是都知道了?!

  徐太傅与陈太师一左一右地站在太子与秦王殿下的身后,恪守群臣之礼。

  不过两人心里都在揣测圣心,不禁暗暗忧心,今日梁尚书的下场,是罪有应得,但其背后之人

  “陛下驾到——”

  “儿臣/微臣,恭迎父皇/陛下。”

  “平身。”

  “儿臣/微臣遵命~”

  天子龙威,令人不寒而栗,除了太子,其余人都纷纷垂下头颅,不敢多看一眼。

  “有琴,科举贿赂案,人处理的如何了?”

  百里长治寒着脸,俯侍众人后,直接询问太子,他最信任的儿子。

  “回禀父皇,儿臣已命锦衣卫葛统领,将罪臣梁之栋拿下,举家抓入天牢,九族具已擒下,党羽一并抓捕完毕,押入顺天府,听候发落。”

  百里有琴躬身,轻描淡写地回禀,仿佛这背后辛劳,不值一提。

  “嗯,你做的很好,父皇很是欣慰。”

  百里长治面露笑意,只是目光触及其他几个儿子后,又沉了下来

  “殿试过后,你们几个,该去各自的封地了,无召,不得回金陵!”

  轰隆

  陛下的话,如同惊雷,炸开在众人心间。

  几位大人心惊,这是,要杜绝几位王爷的小心思了?

  百里有琴面色微动,似乎想要为几位兄长弟弟求情,但触及到父皇深邃的眼眸后,顿时消了音。

  父皇,什么都知道。

  那一眼,不仅是警告其他兄弟,还是警告他不要掺和进来!

  “父皇~儿臣不想离开您与母妃~”

  “父皇,儿臣舍不得您与母妃~”

  秦王与安王都跪了下来,面色惨白。

  金陵才是人间富贵地,销魂窟,他们的封地天南地北,苦寒无比,哪有在金陵潇洒?

  父皇这不仅是支开他们,更是“流放”他们!

  唯有赵王,闻言后思索片刻后,跪下领命:

  “儿臣,遵命。”

  科举贿赂主考官之事与他无关,他只想与母妃安稳度日,不愿争权夺利。

  若他表现的好,有朝一日太子弟弟登基后,他受召入金陵,没准还能请旨将母妃接到封地母子团聚。

  “青岚起来,明日,时染,你们去御书房外头跪着。”

  百里长治见状心中有数,看来科举贿赂之事,在秦王与安王之间了

  不成器的儿子,足以毁了江山社稷!

  杀,他是舍不得,但,罚,他手腕铁血!

  “儿臣遵命~”

  赵王起身,恭敬地立在一旁。

  “儿臣遵命~”“儿臣遵命~”

  另外两道声音,自然流露出了不愿。

  可再不愿,也无可奈何。

  君令,不可违!

  接下来的话,围绕殿试开展。

  科举,是为天耀储备人才,培养精英。

  意义重大,不容马虎。

  太子身为下一任储君,百里长治有意锻炼太子,并将此事交给太子处置,这一批中榜了的人才,或多或少,都会对太子感恩戴德,对未来辅佐太子成为明君,圣君,添加助力

  除了房外跪着的两位王爷不懂,房内的诸位大人,还有赵王,已然回过味了。

  陛下/父皇,召见他们,是告诉他们,不要妄想动摇国之根本,太子,始终是储君!

  这一届中榜的举子,将来,都会是太子最忠实的臣子!

  一番敲打,恩威并施。

  百里长治屏退其他人,只留下太子

  一甲榜单,原始版本的名录摆在案几上。

  百里长治眯着眼睛,一目十行。

  忽然,他看到了个年轻人,一个眼神,身边伺候的大太监便恭敬地递来了更为详细的册子

  户籍,安庆府桃花县桃花镇吴家村人士。

  生父,吴三郎,永安侯旗下小骑,百户,卒于永安二十九年冬。

  生母,吴蒋氏,安庆府平安县桃花镇吴家村人士,于永安三十六年,受封七品县君。

  果然,是那位奇女子的儿子,怪不得他一看到这个年轻人的名字,就觉着似曾相识。

  一晃眼,三年过去了,这蒋县君的儿子,年纪轻轻,竟也中了榜,还是一甲

  “有琴,来,看一看。”

  “儿臣遵命。”

  百里有琴上前几步,躬身接下册子,翻阅了起来

  吴青云。

  看到这个名字,他冥冥之中,感觉到了一股熟悉的感觉。

  “今年一甲中,此子最为年轻,你可多加观察,若是有才,可多加培养,也许有朝一日,此子可辅佐你左右........”

  天子近臣,父皇对此人的期许高于百里有琴的预估。

  见太子不为所动,一旁的大太监在陛下的授意下,提起三年前国策之事

  百里有琴眸色渐亮,原来如此。

  怪不得当年父皇会封赏一名村妇为县君,原来当年的国策,竟然是

  “儿臣定不辜负父皇苦心。”

  “这才是父皇的好皇儿,那父皇再考考你,一甲十人,这吴青云,该如何定封?”

  “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。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。

  儿臣以为,名次不变,以徐太傅等考官既定名次为准。至于定封,以六部尚书共同协商后定封。”

  百里有琴的意思是,从流。

  不以额外提拔,不以越级,无形中也是保护此人免受官场排挤。

  “皇儿长大了,为父,终于可以安心将皇位传于你了。”

  百里长治发自内心地感慨道,随即咳嗽了起来。

  “父皇!”

  百里有琴连忙递过茶,眼神示意大太监快去请太医。

  “无碍,都是老毛病了,父皇没有说笑,等殿试后,为你挑选好太子妃,便举行禅位大典.......”

  “父皇~”

  “你会是位好皇帝的,为父相信你会带领天耀,成为诸国最强!”

  “儿臣,定不辱天耀威名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ssf.com。笔书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bissf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